
點(diǎn)擊上方“弘雅書房”→點(diǎn)擊右上角“...”→設(shè)為★
設(shè)置星標(biāo)后,再也不會(huì)錯(cuò)過每一期的精彩文章啦!
來源:文博圈(ID:wenboquan01)
被譽(yù)天下第一楷書的
歐陽詢書《九成宮醴泉銘》
之北宋拓勝芳王氏本首度亮相
“龍門四品”翹楚
近日,《金石書畫》系列展覽第七期在浙博開幕,本期借展的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碑帖文物等級(jí)極高,其中,北宋拓唐歐陽詢《九成宮醴泉銘》(勝芳王氏本)和北宋拓唐《懷仁集王羲之書圣教序》(清內(nèi)府舊藏 王鐸題跋本),均為國家一級(jí)文物。收藏史上曾赫赫有名的勝芳王氏本《九成宮》,更是近百年來首度與世人見面。《金石書畫》系列展覽是浙江省博物館在主動(dòng)盤活館藏資源,推動(dòng)文物合理利用,拓寬策展思路方面的一次有益探索。自2016年創(chuàng)辦以來,該系列展覽迄今已成功舉辦六期。北宋拓唐九成宮醴泉銘冊(cè)(勝芳王氏本) 故宮博物院藏北宋拓唐九成宮醴泉銘冊(cè)(勝芳王氏本) 故宮博物院藏●明拓東漢史晨前后碑冊(cè)(張德容、蔣祖詒、戚叔玉遞藏 張德容、鄭孝胥、張伯英、戚叔玉題簽 張德容、寶熙題跋)●清初拓東漢衡方碑冊(cè)(黃易舊藏 何紹基、黃易、曾熙題簽 汪喜孫、許瀚、曾熙題跋) ●初拓北魏始平公造像記冊(cè)(王氏話雨樓舊藏 金農(nóng)題簽 翁大年、徐渭仁題跋)●北魏牛橛、始平公、魏靈藏、北齊吳洛族等造像記四種合冊(cè)(方履籛、趙烈文、蔣祖詒、徐森玉遞藏 趙烈文題跋) ●舊拓北魏鄭羲下碑冊(cè)(沈樹鏞、戚叔玉遞藏 吳熙載、沈樹鏞、李國棣題簽) ●舊拓北魏司馬景和妻墓志冊(cè)(戚叔玉舊藏并跋)●明拓東魏嵩陽寺碑(王瓘、戚叔玉遞藏 江標(biāo)題簽 張祖翼、王瓘題跋)●明末清初拓唐雁塔圣教序冊(cè)(趙世駿舊藏 趙世駿題簽并跋)●明末清初拓唐雁塔圣教序冊(cè)(陳驥德、李鴻裔、趙烈文、徐森玉遞藏 李鴻裔、趙烈文題跋)●明末清初拓唐雁塔圣教序冊(cè)(徐用儀舊藏 張吉熊題簽 徐用儀題跋 翁同龢題詩 張之萬、孫毓汶、徐郙觀款)●明拓唐孔宣公碑冊(cè)(顧曾壽、寶熙、于孝侯、戚叔玉遞藏 唐翰題、于孝侯題跋)●明拓唐李思訓(xùn)碑冊(cè)(戚叔玉舊藏)●明拓唐靈巖寺碑冊(cè)(蔡觀潮、黃易遞藏 翁方綱、黃易、姚文題跋)●明拓唐多寶塔感應(yīng)碑冊(cè)(方琴夫、吳同遠(yuǎn)、戚叔玉遞藏 戚叔玉題簽)●明拓唐元結(jié)碑冊(cè)(吳劍華、郭幼嵐、戚叔玉遞藏 趙世駿題簽)●舊拓唐修龍宮寺碑冊(cè)(王瓘、戚叔玉遞藏 王思鶴、章鈺題簽)●明拓蘭亭序冊(cè)(沈曾植、沈慈護(hù)、戚叔玉遞藏)●明拓戰(zhàn)國石鼓文冊(cè)(姚廣平、吳云、俞宗濬舊藏 翁方綱、何紹基、褚德彝題跋 徐康觀款)●明拓東漢孔宙碑冊(cè)(潘耒、顏培湖、陳景陶、吳兆璜、臧華云夫婦遞藏 褚德彝題簽 孫如僅手札) ●明拓東漢曹全碑冊(cè)(江昱、曹溶、李嘉福、蒯壽樞遞藏 蒯壽樞題簽 葉汝蘭、魯夑光題跋)●明末拓東漢張遷碑冊(cè)(陳鴻壽、李文田遞藏 陳鴻壽、李文田題跋)●明拓三國魏受禪表碑冊(cè)(華淞題耑 王澍題簽并跋)●明拓北魏張猛龍碑冊(cè)(李家駒舊藏 楊賓、高翔題跋)●明拓隋龍藏寺碑冊(cè)(王氏話雨樓舊藏 王存善題跋)●宋翻宋拓唐化度寺碑冊(cè)(王聞遠(yuǎn)、鮑東方、洪瑩、伍崇曜、端方等遞藏 鄧石如、何紹基、翁方綱、王文治、趙懷玉、潘寜、吳榮光、伊秉綬、成親王等二十余家題跋) ●北宋拓唐九成宮醴泉銘冊(cè)(勝芳王氏本 宋邦綏、邵玉清、琦善、周祖培、毛昶熙、徐郙、王福曾等遞藏,王澍、成親王、邵玉清、翁方綱、陳昌齊、周祖培、周壽昌、陳寶琛、王福曾題跋或題詩)●明拓唐王居士磚塔銘冊(cè)(陳介祺、朱文鈞遞藏 黃光烜題跋)●北宋拓唐懷仁集王羲之書圣教序冊(cè)(清內(nèi)府、何厚琦、許漢卿等遞藏 王鐸題跋)●明拓唐姜遐碑冊(cè)(孫星衍、劉體智遞藏 王存善、羅振玉題跋)●明拓東陽本蘭亭序冊(cè)(鄭夑、朱文鈞舊藏 鄭夑、朱文鈞題跋)《九成宮醴泉銘》的南宋拓本流傳相對(duì)較多,但北宋拓本則極為少見。傳世以故宮博物院藏明駙馬李祺舊藏本為最早,馬子云定為北宋早期拓。北宋晚本著名的有故宮博物館藏朱文鈞舊藏明內(nèi)府庫裝本、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呂伯威舊藏本以及本次展出的故宮藏勝芳王氏本。
勝芳王氏本的流傳經(jīng)過頗具傳奇色彩。乾嘉年間,先后為宋邦綏、邵玉清、琦善收藏,同治初年,從琦善家散出后,歸周祖培。光緒初年轉(zhuǎn)歸毛昶熙(謚文達(dá),故又稱毛文達(dá)本)后,毛氏無意中于廠肆竟將所缺兩開購歸,遂成完璧,聚散離合之巧,真令人嘖嘖稱奇。此后又曾為徐郙所有,光緒三十二年(一九零六)歸王福曾,從此世稱“勝芳王氏本”。冊(cè)中尚有“陶山經(jīng)眼”藏印,最后一位私人藏家或?yàn)榧闻d人陶昌善(字陶山)。一九五九年被故宮博物院購藏。自歸王福曾后,此本一直秘不示人,僅見有清末私印蛋白照片流傳,因年代久遠(yuǎn),發(fā)黃褪色較為嚴(yán)重,拓本及題跋文字多已模糊不清,此后再未見有完整印本出版。這次出現(xiàn)是近百年來首度與世人見面!
河南洛陽龍門石窟造像題記,數(shù)量多達(dá)三千余品,其中最負(fù)盛名的當(dāng)屬北魏《楊大眼》、《始平公》、《孫秋生》、《魏靈藏》四種,即所謂“龍門四品”。《始平公》以書風(fēng)雄健,結(jié)體綿密,兼有疏宕之趣,歷來被公認(rèn)為龍門諸品中書法之翹楚者。《始平公造像記》舊拓多為黑地,碑面留有麻點(diǎn),至嘉道年間將底鏟去,字隙中呈現(xiàn)空白,遂精神大失,故后世尤重未鏟底本。
趙烈文天放樓舊藏本 上海博物館藏此次展出兩種版本的《始平公造像記》,一為上博話雨樓本,始拓時(shí)間,至少已可上溯至乾隆早期。另一種為趙烈文天放樓舊藏本,與北魏《牛橛》、《魏靈藏》、北齊《吳洛族等》造像記合為一冊(cè),由徐森玉先生捐贈(zèng)上海博物館。以上兩種早期拓本,不僅首行“之”字未損,而且三行“自”字首撇尚存,六行“為亡父造石像一區(qū)”之“亡”、“一”兩字完好,九行“咸同斯愿”之“同”字右豎鉤未見泐缺,末行“太和廿二年”之“年”字存大半(趙烈文本“年”字首撇完好,傳拓時(shí)間應(yīng)略早),在《始平公》傳世諸多版本中,堪稱最舊拓。漢魏以來名碑的明拓善本,是構(gòu)成本次展覽的“中堅(jiān)力量”。故宮博物院展品中明拓本多達(dá)十余種,如明中期拓周《石鼓文》(吳云舊藏 何紹基等題跋)、明拓三國魏《受禪表》(王澍題跋)、明拓北魏《張猛龍碑》(“蓋魏”未損 楊賓等題跋)、明拓唐《王居士磚塔銘》(陳介祺、朱翼盦舊藏)、明拓唐《姜遐碑》(王存善、羅振玉題跋)等,不僅考據(jù)時(shí)間點(diǎn)在存世諸本中位居前列,而且大多經(jīng)名家鑒賞題跋,可謂流傳有緒的墨林名品。
展覽信息
第一場(chǎng)
上海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藏善本碑帖專場(chǎng)
浙江省博物館(之江館區(qū) | 四樓書畫廳C)
金石書畫
浙江省博物館藏楹聯(lián)書法 濱虹草堂友朋書札專場(chǎng)
浙江省博物館(之江館區(qū) | 四樓書畫廳C)
圖文資料提供:浙江省博物館

長(zhǎng)按識(shí)別二維碼關(guān)注我們,每天讀點(diǎn)人文與藝術(shù)官方網(wǎng)站:www.artlib.cn
合作請(qǐng)加微信:linjiaqi1063
歡迎評(píng)論區(qū)留言
每一個(gè)好看 我都認(rèn)真當(dāng)成了喜歡~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