它像是一本厚重的史書
每一頁都寫滿了詩意與文化的篇章
仿佛能聽見古代詩人的淺吟低唱
能觸摸到文房四寶所承載的千年智慧
走進宣城
去探尋那深藏在歲月中的魅力與風(fēng)情
《獨坐敬亭山》
唐·李白
眾鳥高飛盡,孤云獨去閑。
相看兩不厭,只有敬亭山。
宣城的敬亭山為李白提供了創(chuàng)作的靈感和情境,而李白的《獨坐敬亭山》也為宣城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價值,兩者相互關(guān)聯(lián)、相互成就。整首詩表現(xiàn)了詩人在孤獨中與敬亭山相互陪伴、彼此慰藉的情感。
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寂靜的畫面,“盡” 和 “閑” 兩個字,營造出一種空靈、清幽的境界,同時也透露出詩人的孤獨之感。
后兩句中詩人將敬亭山擬人化,在詩人看來,敬亭山似乎也在默默地凝視著他,達到心靈的契合。“只有” 二字更強調(diào)了敬亭山在詩人心中的獨特地位。
這首詩表面上是寫詩人與山的對視,實則抒發(fā)了詩人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懷才不遇、孤獨寂寞卻又堅守自我的復(fù)雜情感。同時,也體現(xiàn)了詩人豁達、超脫的心境。
詩人簡介
李白(701-762年)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又號 “謫仙人”,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,被后人譽為 “詩仙”,與杜甫并稱為 “李杜”。
李白的詩歌風(fēng)格雄奇飄逸、清新俊逸,富有浪漫主義精神。他的詩作題材廣泛,涵蓋了山水田園、邊塞戰(zhàn)爭、飲酒作樂、懷才不遇等諸多方面,代表作有《望廬山瀑布》《行路難》《蜀道難》《將進酒》《早發(fā)白帝城》《靜夜思》等 。
壹.
游宣城
宣城是千年郡府地,歷史悠久,人文昌盛,素有“宣城自古詩人地”“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”之稱。
宣城是生態(tài)秀美地,山靈水動,綠色宜居,史載“平生聞?wù)f宣城郡,水石幽奇人物俊”、“路入宣城便稱奇”。
01
敬亭山風(fēng)景區(qū)
敬亭山位于宣城市區(qū)北郊,原名昭亭山,晉初為避帝諱,改名敬亭山,屬黃山支脈,東西綿亙十余里。有大小山峰60座,主峰名“一峰”,海拔317米。
“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。”自南齊謝脁《游敬亭山》和唐李白《獨坐敬亭山》詩篇傳頌后,敬亭山聲名鵲起。謝李之后,白居易、杜牧、韓愈、劉禹錫等慕名登臨,吟詩作賦,繪畫寫記,歷代吟頌敬亭山的詩、文、畫達千數(shù),敬亭山遂被稱為“江南詩山”,飲譽海內(nèi)外。
02
桃花潭景區(qū)
桃花潭,因唐代詩人李白《贈汪倫》——"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倫送我情"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,而名揚天下。
桃花潭四周點綴著眾多的自然人文景觀,屹立千年的壘玉墩,深藏奧妙的書板石、李白醉臥的彩虹崗、踏歌聲聲的古岸閣、青磚黑瓦的古民居......桃潭煙波使人陶醉,桃林春色讓人留戀,移步皆成景、四時景宜人。
03
宣紙文化園
涇縣是中國宣紙之鄉(xiāng),2006年 “宣紙制作技藝”被國務(wù)院批準(zhǔn)為國家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名錄。
中國宣紙文化園由宣紙古作坊、文房四寶體驗園、宣紙陳列室等八部分組成。來園觀光的游客不僅可以參觀到傳承千余年的古法宣紙制作工藝,了解宣紙的制作工藝,而且可以親身體驗。
04
查濟
查濟,是國家AAAA級景區(qū)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、中國歷史文化名村、中華寫生第一村、中國傳統(tǒng)村落。
查濟村原有108座橋梁,108座祠堂、108 座廟宇。現(xiàn)尚有古代建筑140余處。查濟村是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筑群。2017年11月,查濟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(zhèn)。
貳.
品宣城
01
胡適一品鍋
胡適一品鍋是一種多層次的組合菜肴,胡適宴請賓客時常以此鍋作為主菜,所以又被稱為“績溪胡氏一品鍋”。
一品鍋的烹飪體現(xiàn)了傳統(tǒng)徽菜的“重油重色重火功,保持原汁原味”的特點,致使該菜的流傳與經(jīng)營久盛不衰。
02
水陽三寶
去過宣城的人,都知道筆墨紙硯這文房四寶,卻鮮有人知道水陽三寶這道地方菜。水陽三寶指的是鴨腳包、鴨翅和水陽干子。把這三寶組合在一起做成一鍋煲,就變成風(fēng)靡整個宣城的地方特色菜“水陽三寶” 。
03
寧國粑粑
寧國粑粑是寧國特色小吃之一,以香、軟、油而不膩而出名,深受食客的喜愛,外地游客品嘗后也對其贊不絕口。
寧國粑粑餡料取材廣泛,有老腌菜、豇豆、蘿卜、豆腐干、竹筍,甚至還有南瓜、韭菜等,另外加肉絲、灌雞蛋也很美味,煎成后香味撲鼻,酥香味美。
04
績溪澆頭面
所謂澆頭面即澆上菜的面,它的精彩之處就在于上面的澆頭。績溪澆頭面是績溪特色小吃中最具有家鄉(xiāng)味道的小吃,澆頭是用筍干及自制豆腐干、肉絲等主材做成,制作簡單,口味絕佳。
在績溪,每逢春節(jié),無論大人或是小孩,新年的第一天必定會吃三道茶(清茶、甜茶、元寶茶),大多市民都不喜甜,澆頭面便取代了其中的甜茶;此外,在績溪,男女老少生日當(dāng)天,家里的長輩們會在壽星起床后為其煮一碗面條,寓意長壽之意。
宣城
“宣紙上的山水畫卷”
一本品味無盡的“詩集”
一幅水墨天成的“畫卷”
一處休閑自駕的“勝地”
一種淳樸本真的“味道”
一片基因純正的紅色“熱土”
內(nèi)容來源:安徽省人民政府門戶網(wǎng)站、宣城市人民政府、宣城市宣州區(qū)政府辦公室、宣城市文旅局、四川省人民政府網(wǎng)站、四川省情網(wǎng)
部分圖片來源網(wǎng)絡(luò)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
·END·